在朝中,更多的官员是“找茬”型,能找出问题,也能明明白白地说出问题来,可一旦牵扯到解决方案,那就抓瞎了。
一问三不知,再问就是一嘴的仁义道德、三皇五帝,尧舜禹汤……
可杨溥不凡就在这里,他即能敏锐地找出问题,又能快速地想好对策。这样的思维敏捷之人,属实难得。更兼此人城府不深,性格正直。
只不过杨溥也有自己的“缺点”,就是太过谨慎,总是三思而后行,有时候很容易失去最佳时机。
就以今日事来论,茹瑺的安排中明显有纰漏,杨溥也清楚问题所在,却没有当场提出来,在担当与勇气上,还差一些火候。
杨溥低声说道:“大人,卫所淘弱存强,为杜绝军官徇私,可从三个方面入手,其一,监察,其二,把关。其三——烽火!”
“烽火?”
茹瑺面色一变,盯着杨溥的目光有些严厉。
烽火戏诸侯的典故茹瑺还是清楚的,不过山西即没有冰山美人褒姒,也没有胡闹的周幽王。
杨溥没有畏惧,而是解释道:“下官所言并非是真正的烽火,也非是警讯四方,而是借助大同之手,宣传鞑靼与瓦剌的威胁,并意外泄露一份机密文件,让卫所军士都清楚,在未来一年至五年内,山西极可能会征调卫所大军征讨北元……”
“首先,这算不得欺骗,只是一份研判文书。其次,北元的威胁确实存在,大同又算是前线,一旦朝廷需要征讨北元,自大同出兵也不是没有先例。再次,以北元威胁增加卫所军士训练压力,同时淘弱存强。最后,卫所军官即便是安插人手进入卫所,那这些人也必须不怕死才行。”
茹瑺有些牙疼。
杨溥出的主意确实有助于解决问题,但他的主意太让人头疼了。
忻州的主意,破天荒的官府低头,这可以说是惊世之举。这轮到山西卫所,又是一个令人震惊的主意。
这个家伙就不能出点正常的、常规的办法吗?
每次都要非常手段!
茹瑺刚刚摇头,杨溥便补充了一句:“若消息传入民间,对百姓移民也是有帮助的。”
“这个……”
茹瑺这次真的犹豫了。
朝廷不让强制移民,可百姓的腿长在自己身上,只靠嘴巴去说,未必能说得动他们。在这种情况下,若是百姓与军士清楚山西可能在未来会打仗,那事情就好办多了。
一旦有战事,卫所军士需要上前线杀敌的,可能会掉脑袋。
留在后方的百姓是需要服徭役,帮助运输粮饷,搬运水草的,运气不好还可能被蒙古骑兵抄了后路,一命呜呼。
可若是选择移民,那事情就好办了,至少三年内不需要服徭役,不会被拉去搞运输副业去。
施加外因来影响移民大局,这确实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。
只是……
茹瑺总有些绕不过去,自己低头可以,是为了百姓安定,止住谣言。可现在自己要成为新的谣言制造者,这岂不是……
不过茹瑺是老兵部尚书,只要看看北方的疆域与舆图就清楚,朝廷对北元用兵是迟早的事,到时候,山西出兵出人也是不可避免的,虽然这里未必会是主力,但至少是打辅助的力量。
从这个角度来看,写一份未来几年山西可能参与战事的文书,也算不得伪造,谈不上制造谣言,甚至可以说,这类型的文书,很可能早就摆放在了五军都督府中。
只不过,这事牵扯太大。
泄露卫所机密,可不是谁都可以承受得起的。
虽然武定侯郭英已经老了,但茹瑺也不想他被押到午门外,欣赏午时三刻的太阳。
“这件事不好办啊。”
茹瑺揉着眉心。
杨溥只轻松一笑,道:“大人,事情我们来办确实是不好办,可这件事不需要我们动手啊……”
“你什么意思?”
茹瑺惊讶地看着杨溥。
杨溥缓缓说道:“如此之事自需密报皇上,若是皇上认为可行,自然由五军都督府、安全局秘密执行,与我们无关。若皇上认为不可行,那我们便另寻他法。”
茹瑺看着明哲保身,弄出浑水却不想蹚浑水的杨溥,竖起大拇指,道:“勉仁(杨荣)赞你奇思甚多,果不出其然。大才堪大任,回京之后,我定会向皇上保举你。”
杨溥作揖谢过:“小子多谢大人。”
茹瑺见识了杨溥的才能,当夜便书一封密信,召来安全局之人,命其秘报京师。
就在山西移民正准备拉来序幕的时候,晋商又开始了活动,常家常百业升任了二把手,成为了常千里之下的第一人,开始筹谋自己的商业版图。
雄心勃勃,没有归途……
无边寺,白塔问心
太谷县,常家宗祠。
常千里一脸肃穆,看着跪在堂下的常百业,嘴角带着欣慰的笑意。
两厢站着常家族中